LIULIULI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is a one-stop e-commerce service company that entered the industry in 2012, making it one of the earliest e-commerce incubation enterprises in China. Adhering to the business philosophy of "Customer first" the company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praise from customers and platforms for its excellent service results,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stop e-commerce service providers in the country.
Online consultation扫地机器人赛道的热闹和内卷早已不是新鲜事。
如今,大疆成为一个新的变量。在外界看来,这个在无人机领域一枝独秀的品牌,有着很强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口碑,而且大疆之前在电机、避障算法、路径规划上的技术积累,也适用于扫地机场景中。
但作为一个大众消费品,扫地机器人赛道已经是个极为内卷的领域,市场前五位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而这些厂商如今又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迟迟未能进场的大疆扫地机,还能在已经逐渐固化的市场格局里撕开一个口子吗?
01
大疆扫地机,迟迟不现身
大疆扫地机器人再一次放了市场的鸽子。
本以为今年618会是大疆扫地机ROMO上市的日子,在此之前,已经有产品外观和包装盒的照片在社交网络上流传,京东甚至一度放出了大疆扫地机的预售海报。但这些信息随后被撤回,大疆扫地机的发布时间也再一次被延迟。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疆的扫地机已经分发到渠道,“确定是会上的”,但不知为何具体上市时间一直在延期。
今年5月,就有媒体爆料称,大疆扫地机器人已进入量产阶段,并预计于6月正式推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了大疆扫地机的3C认证证书,产品名称为“拖扫一体机器人”。而大疆官方也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复,只是让“敬请期待”。
目前,大疆ROMO的官方微博已经上线,并且在6月21日完成了认证,但并没有发布任何信息。
根据市场现有信息,大疆的首款扫地机器人采用的是基于视觉的导航定位,配备空间测绘功能,包含一个全能型基站,带清水箱、污水箱和集尘功能,履带式抹布,具有宠物检测、个性化房间控制等功能。
而这款产品的售价据悉在4000元左右,这也符合大疆做产品的一贯调性,主打中高端市场。另外,与其他品牌一样,大疆的扫地机在初期也是由第三方代工,代工厂是福日电子旗下的广东以诺通讯。
外界之所以对大疆入局扫地机器人有如此高的关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疆的现有的无人机和运动相机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和很好的品牌形象。而无人机与扫地机器人在路径规划、避障算法、电机控制等核心技术方面又可以复用,所以大疆进入扫地机市场,看起来顺理成章。
有网友调侃,希望大疆出一款会飞的扫地机,一楼清扫完,直接飞到二楼继续清扫。
除了技术上的积累,大疆也已经建设了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而且大疆对门店的管控能力一向比较强,这些销售网络优势是很多新品牌所不具备的。
另外,大疆这几年在无人机和运动相机上的品牌形象,让其在众多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科技的标签,用户黏性非常强。这些都是大疆进入扫地机市场的优势。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大疆现在进入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时机,很考验背后的操盘,尤其是在定价上,“至少跟头部同类产品比起来,大疆的价格要持平,甚至要更低一些。”
已经体验过产品的用户反馈,大疆的这款扫地机与市面上的产品并没有太多差异,硬件上没有创新,甚至有些功能和配置还有点过时。
而且,扫地机的市场玩法与无人机存在差异。大疆之前做的爆款产品,无论是无人机还是运动相机,都属于比较细分的赛道,只要做好了产品,不太需要通过比较大的市场营销推广也能获得专业人士的青睐。
但扫地机属于大众消费品,产品知名度需要很多的营销投入和市场曝光,请明星代言、达人种草等都是常规操作。而大疆过往的营销一向更强调其产品和技术实力,并没有请明星代言的习惯。
“如果不砸钱做营销,即便是大疆的品牌影响力,要想打开扫地机的知名度也存在困难。”奥维云网分析师刘洪涛认为。
大疆做扫地机器人可以追溯到2020年,成立了内部代号为“地面空间智能探索者”的项目,试图将无人机的空间感知技术用到家居场景中。2023年12月,大疆的经营项目新增“智能机器人研发”。2025年5月28日,大疆的“ROMO”商标完成注册,覆盖扫地机、吸尘器等多品类。
不难发现,从项目立项到最终产品上市,前后经历了五年时间。有业内人士认为,大疆扫地机之所以搞了四五年,还没能正式推向市场,可能跟大疆创始人汪滔对产品的要求有关。据悉,汪滔曾多次推翻扫地机的设计方案。而汪滔本人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与其他人交流时会造成很多摩擦。”
02
扫地机还是门好生意吗?
扫地机器人是过去几年蓬勃生长的家电品类,被称为是中产懒人三件套,吸引了大量资本和玩家,不仅有外界熟知的扫地机“四小龙”(科沃斯、石头、云鲸、追觅),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也推出了相应产品,科大讯飞、萤石也在切入这一赛道。
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近几年尤为明显,市场玩家在疯狂跑马圈地。一方面,新品上市的节奏越来越快。比如想登陆资本市场的云鲸在产品布局上尤为激进。2024年,云鲸一改过去依靠单一产品线作战的策略,全年累计发布了超过10款新产品,价格区间覆盖1000元至5000元以上。而石头科技在2024年前三季度,也推出了至少8款新品,新品数量越来越多,价格战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大家开始以价换量,通过牺牲利润来换市场占有率。2024年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均价下降12%,导致海外市场毛利率减少6.74个百分点。
而且,扫地机的市场集中度非常高。2024年,国内前五名的扫地机器人厂商(科沃斯、石头、云鲸、小米、追觅),占到了市场总量的90%,集中度比手机厂商还夸张。洗地机品牌数量却从250家残酷缩减至87家。
尤其是国内品牌更加卷,在全球五大扫地机品牌中,只有iRobot不是中国品牌。但iRobot的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第二名,到今年一季度直接下滑到了第五名,只有在北美和日本市场还有比较大的份额,其他市场基本是中国品牌的天下。背后原因在于,iRobot的产品迭代慢,价格上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内卷带来的结果是,要想保持增速,必须不断投入高昂的营销费用。
科沃斯2024年销售费用达到50.1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30%。石头科技的情况也相似,2024年销售费用为29.67亿元,同比激增73.23%,其中广告及市场推广费用就达到了19.24亿元。
营销投入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热衷请明星代言。科沃斯在2016年就签约当时红得发紫的钟汉良,后来又签约了吴磊、玄彬、胡歌,尝到了明星代言的甜头,而石头科技签了肖战、王心凌、周也,云鲸签了刘涛、于适,追觅则签了苏炳添、张若昀、张凌赫等明星。
在最近几年的AWE展会上,清洁家电的展区都是最热闹的区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经常会有明星过来给品牌站台,导致安保限流。
营销上的大笔投入确实带来了营收和销量的增长,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比如石头科技在2024年创下了近120亿元的营收新高,拿下了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头衔,但其净利润不增反降,同比下降3.64%。2025年一季度更是同比下降了32.92%。
而且,经历了两三年的高速增长,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IDC高级分析师赵思泉说,现在上到三四千这个价位段,各家产品主打的功能点都比较类似,比如底盘抬升、边缝清扫,都有同质化的趋势。
不过,好消息是,扫地机的渗透率还远没有饱和。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扫地机器人零售额约165亿,同比增长超45%,2025年一季度延续了这一增长势头,销量增长51.7%。IDC赵思泉透露,尽管尚未统计今年二季度的确切数据,但叠加国补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扫地机市场依然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刘洪涛告诉数智前线,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目前只有五六个点,距离天花板还差得很远,用户也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反观大家电,有些品类的渗透率甚至超过了100%。
不久前,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扫地机器人。美的的扫地机器人业务在2024年亏损了超过2亿元,但方洪波对这一品类的态度很坚决,“亏就亏,’卷’到最后看看怎么样”。
不难发现,市场虽然很卷、竞争激烈,但扫地机器人依然还保持很高的增速。这对于大疆这类新玩家而言,或许也是个好事。
过去几年,不仅是扫地机器人出货最快的几年,也是产品创新最亮眼的几年,从LDS激光雷达、多功能基站、扫拖一体方案等等,这些创新在不断推动扫地机器人快速发展。比如云鲸智能在2019年首创了拖扫一体,石头科技将仿生机械臂用到了扫地机上。外界也希望大疆的入场,能在产品上带来一些创新。
03
头部玩家,正在开拓第二赛道
当大疆在扫地机器人市场犹豫不决时,其他扫地机器人玩家已经在开辟新的赛道。
石头科技在2023年推出了旗下首款洗烘一体机。作为新玩家,其洗衣机核心卖点是将工业领域成熟的分子筛低温烘干技术引入家用洗衣机,开辟烘干技术的“第三条路”。
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曾解释过进入洗衣机市场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石头科技能够从一个小家电品牌,升级为能够被更多人认知的大众品牌的可能性。”
追觅在今年初的AWE展会上,也正式官宣进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赛道以及厨电领域,一口气发布了空调、冰箱、洗衣机、烘烤机、油烟机、洗碗机等多款产品,试图构建全屋智能生态。追觅产品的一大亮点是将扫地机的机械臂技术应用于空调导风系统。而这些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科沃斯则在清洁电器之外,将发力点放在了净化器、割草机、擦窗机、智能炒菜机等新兴品类上,避开了已经非常成熟且巨头林立的大家电。
而云鲸智能作为这几家里入局最晚的一家,并没有开拓其他家电品类的动作,而是押宝在家庭具身智能产品,毕竟云鲸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上市,需要给资本讲一个好的故事。
但扫地机器人厂商进入大家电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目前,国内扫地机近90%是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大家电则只有一半左右,这意味着扫地机要开拓大家电品类,渠道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大家电的体积以及安装售后有比较高的要求,扫地机则很少有这种要求。赵思泉透露,扫地机厂商并没有大力开拓线下渠道的计划,但会比较注重安装调试等售后能力的搭建,比如现在很多扫拖一体的机器,有自动上下水功能,需要帮助用户安装。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空冰洗等大家电现阶段会更考验供应链能力和专业的服务能力。比如空调有明显的淡旺季,考验厂商对库存和生产节奏的把控能力。小米的大家电一直也是贴牌,直到2024年才在武汉建立了首个家电工厂。
事实也是如此,扫地机器人厂商的第二增长曲线尽展并不算顺利。
一个不好的消息是,运行了一年多时间的石头科技洗衣机业务线正在大量裁员。一位被裁员工告诉数智前线,今年5月开始,石头科技洗衣机BU CEO谢濠键已被赵百年接替,随后洗衣机BU开启了裁员,裁员比例在70%-80%左右,“以后不做OEM,专做ODM模式。”
至于裁员的原因,外界一种说法是,洗衣机业务处在亏损状态,会影响到石头科技在港股上市。
企业跨界经营向来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比如戴森前两年也曾做过扫地机器人,面向高端市场,但戴森的扫地机并没能像吹风机一样获得成功。而海尔、美的很早之前就推出了扫地机器人,但存在感一直很弱。一位知情人士称,扫地机器人在美的内部被划到了微清事业部,而这个事业部的微波炉产品卖得很好,导致扫地机业务比较佛系,没有特别发力。
所以说,每一家厂商在积极开辟新品类时,他们被寄予厚望,同时折戟沉沙的概率也非常高,背后不仅考验战略定力,也考验战术执行。这一点,大疆也不例外。
特别声明:“文章转载于凤凰网”